拜登對歐洲意味著什麼?


喬-拜登正在接管美國—而歐洲很高興看到他。

在經歷了長達四年的持續騷擾、批評和徹底的敵意之後,歐洲可以鬆口氣了,它終於擺脫了川普。

川普在美國大選中的失敗將在整個歐洲大陸受到慶祝,在那裡他的總統任期引起了廣泛的不安和憤怒。許多人擔心,川的第二個任期將引發跨大西洋關係的崩潰,這種關係是二戰以來歐洲繁榮和穩定的錨。

在喬-拜登身上,他是一位終身跨大西洋主義者,與包括德國梅克爾在內的許多歐洲最重要的領導人有著密切的聯繫,歐洲在白宮有了下一個最好的東西,那就是自己人。

一夜之間,跨大西洋的基調將從敵對轉變為相互尊重。在經歷了川普時代的創傷之後,許多歐洲決策者將把拜登擔任總統視為一個黃金機會,不僅可以修復跨大西洋聯盟,而且可以更新和重新定義未來幾十年的聯盟。

這種假設可能過於樂觀。即使不是,它也提出了一個更基本的問題。歐洲會不會抓住機會重塑這種關係?

在一個正在努力應對肆虐的大流行病、潛在的環境災難和專制主義蔓延的世界裡,不這樣做可能是瘋了。

並不是說拜登會是一個容易的夥伴。無論他對歐洲的同情如何,拜登,就像他之前的奧巴馬一樣,將明確表示,如果歐洲人想要與美國建立平等的夥伴關係,並幫助避免四年後回到川普主義,他們需要停止說話,並開始行動。

以下是拜登與歐洲在一系列問題上的重啓可能會是什麼樣子。

#貿易問題

川普宣佈歐洲是美國在貿易上的 “敵人”,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他甚至對鋼鋁以及歐洲葡萄酒徵收關稅。雖然這種基調會變得更加友好,但拜登政府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回到原狀。這是因為民主黨人在2016年被自由貿易問題的效力所蒙蔽。直到川普高舉黨的議程,共和黨一直是狂熱的自由貿易者。隨著世界變得越來越全球化,傳統上是美國勞工黨的民主黨也跳上了這個行列。直到2016年他們在川普的嘲諷中敗下陣來,說他們是 “#全球主義菁英”。

川普的遺產之一是,他讓貿易再次成為美國政治中的麵包和餅乾問題。這意味著,雖然與拜登政府達成貿易安排可能更容易,但這並不是一個容易的談判,特別是考慮到美國與歐洲的貿易逆差已經膨脹到超過1700億美元。

當涉及到一些棘手的問題時,比如歐洲推動對科技巨頭徵收數位稅,以及長期以來對空中巴士和波音公司補貼的爭議,沒有簡單的解決辦法。

儘管如此,拜登可能會打開續簽跨大西洋自由貿易協定的大門。奧巴馬領導下的最後一次推動,在大西洋兩岸的反彈中,在終點線附近死亡。但許多歐洲領導人有興趣再試一次,尤其是在他們的經濟正從流行病中掙扎的時候。

簡單一句話:貿易是一個可能出現深層次問題的領域。貿易是一個可以加深跨大西洋合作的領域,但它也充滿了陷阱。

#中國問題

美中關係岌岌可危,這種狀態在拜登的領導下不太可能改變。事實上,關於中國對美國在世界上的利益構成長期威脅的評估,是目前民主黨和共和黨在少數幾個問題上達成一致的。歐洲還沒到那裡。而且可能永遠不會到達。儘管歐盟委員會已經和華盛頓一起宣佈中國為 “系統性對手”,但並非每個歐洲資本都認同這一觀點。最大的障礙是德國,這個歐洲對中貿易試探最強的國家。拜登將推動柏林和歐洲其他腳色加入美國主導的民主國度聯盟,試圖制止中國在國際舞台上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最大的要求是:停止安裝華為的5G裝備,這是目前在全球推廣的下一代電信標準,美國認為,這為從歐洲大陸到中國情報部門的資訊高速公路創造了基礎。

然而,最終的問題是一個更根本的問題。歐洲是否會站在美國一邊,試圖遏制中國的影響力?

簡單一句話:面對公眾對中國在香港的鎮壓行動,以及利用集中營恐嚇穆斯林的做法日益感到不安,拜登的華盛頓很可能會獲勝。

DeepL簡譯全文如下:

https://www.politico.eu/article/what-joe-biden-means-for-europ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