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和滴滴推出了自己的電動汽車—看起來像是VW ID.3
BYD and Didi unveil their own electric car - and it looks like the VW ID.3
中國汽車企業對西方車型的無恥抄襲早已是人盡皆知。通過D1,比亞迪和滴滴出行顯然延續了這一值得商榷的傳統。
Chinese copycat cars: how do they get away with it?

中國汽車市場上厚顏無恥的設計抄襲名單很長:從以眾泰SR9為名在中國銷售的保時捷Macan 山寨(克隆)車,到2009年吉利抄襲GE的可憐勞斯萊斯,中國設計師屢屢以與西方車型非常接近的汽車吸引眼球。這個名單現在多了一個項目。
隨著D1的推出,中國製造商比亞迪和亞洲超等競爭者滴滴出行週一在北京發佈了一款合營電動車。但已經在第一眼看到D1的時候,與德國生產的一款機型的外觀關係就已經很明顯了。D1的設計顯然受到了VW新款電動車ID.3的強烈”啓發”。
中國客戶將無法對這兩款車進行比較。VW的產品規劃人員決定,ID.3不應該出現在中國市場。對於人民共和國的第一款新電動車,狼堡人將主要依靠SUV車型。
不僅是輪圈,其他一些設計元素—從LED尾燈到車身的線條,都讓人聯想到電動VW汽車。而中國模式根本就不需要這些光學借鑒。
因為有了D1,中國人其實是想走自己的路—把車主的移動需求轉給代駕服務的司機。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開始生產,到2021年,可能有10萬台被生產下線。中國巨大的移動市場潛力也很巨大。
自從Uber退出中國市場後,滴滴出行在沒有競爭的情況下佔據了中國國內市場的主導地位。畢竟與VW ID.3不同,中國競爭品的”後門”是可以推開的—因此應該更適合駕駛服務。
而且該車型還有另一個技術細節,使其領先於西方競爭對手:據廠家介紹,它將配備容量為50千瓦小時的無鈷LFP電池,應該可以實現418公里的續航里程。D1的電動機可產生100千瓦(136馬力)的功率,最高時速可達130公里。這意味著,D1絕對可以對付ID.3。
市場的力量來自於比亞迪。在重要的中國電動車市場上,該廠商的市場佔有率為14%。而與西方廠商不同的是,比亞迪在電池片生產方面也有專長。據稱,與傳統鋰離子電池相比,安裝後的刀片電池對車輛火災的敏感性大大降低。中國人顯然只有在設計方面有所追趕。(但車用電池能量可能已經超越德國。)
據悉,VW 汽車希望對此事進行調查..... (放心,不會有結果的啦!)

2 thoughts on “比亞迪和滴滴推出了自己的電動汽車—看起來像是VW ID.3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