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經濟利益希望與美國達成貿易協定

Taiwans Wirtschaftsinteressen, Hoffen auf ein US-Handelsabkommen


在與中國的貿易戰中,美國總統川普上周遭遇慘敗。中國與其他14個亞太國家簽署了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台灣被排除在外面。這島國長期以來一直試圖與美國達成協議。


「美國一直是台灣重要的經濟夥伴」蔡英文總統說。


台灣養豬戶對蔡英文總統很生氣。今年夏天,她已經為來自美國的豬肉掃清了障礙。台灣人不僅怕廉價競爭,還怕品質低劣,因為在美國,豬飼料中會添加一種生長促進劑。但台灣面臨著轉型的壓力,肉類進口是加強經濟合作的主要障礙之一。


如果消除這個問題,按照台灣美國商會會長李奧-西瓦爾德的說法,可以努力達成貿易協議。而因為明年起美國肉將出現在台灣人的盤子里,所以我們離這一點又近了許多。在美國總統川普的帶領下,兩國的關係更加緊密。尤其是由於中美貿易戰的影響,這個太平洋島國的微晶片和電子產品已經成為重要而可靠的高科技供應商。11月初,蔡英文總統在台灣美國商會的演講中指出。


「美國一直是台灣重要的經濟夥伴。今年上半年,台灣與美國的貿易額大於印度。台灣成為美國第九大貿易夥伴和第十一大出口市場。」


地圖部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和台灣島。紅色虛線應該是顯示針對台灣的導彈。

Taiwan rüstet gegen chinesische Bedrohung


台灣準備應對中國威脅


台灣海峽將中國大陸與台灣島分開。多年來,中國逐步加強了在海峽的軍事存在。緊張局勢現在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中國的噴射飛機正越來越多地滲透到台灣的領空監視區。


雙邊貿易協定可加強夥伴關係


台灣巧妙地填補了大國貿易戰的一個缺口—它是從一開始就封鎖了中國手機供應商華為的(乾淨網路)市場,從而推薦自己成為安全關鍵領域的合作夥伴。來自台灣的台積電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之一,它希望以相當於100億歐元的價格在亞利桑那州建立一個晶片工廠。美國的谷歌和微軟公司則希望在這島上建立數據中心,並創造成千上萬的就業機會。


蔡總統說:「投過這樣的協議,台灣和美國肯定可以利用我們的產業互補的事實,並最終使兩國受益,雙邊貿易協議可以進一步加強這種夥伴關係。」


然而,台灣的經濟政策雖然取得了成功,但也只是剛剛被擱置。新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是區域內15個國家的自由貿易協定,它(台灣)必須置身事外,因為中國已經是成員,因此,從人民共和國的角度來看,台灣自動也是成員(?)。


應繼續與喬-拜登進行經濟對話 (如果他真的當選總統的話)


不過,即使台灣應該生氣,經濟部長王美花也沒有在本週初讓人知道:「現階段,我們不應該把精力放在加入RECP(RCEP)上。」


台灣倒是在努力加強與印度的合作,印度也與中國保持距離,沒有加入自由貿易協定,但這又是另一個故事。


目前,台灣現在的重點是美國,並確保明年與未來美國總統拜登(官方尚未確認)的經濟對話繼續進行並深化。


原文:deutschlandfunk.d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