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肺風波中心的武漢實驗室 “設計籠子培育蝙蝠做病毒實驗”

Wuhan lab at centre of Covid storm 'designed cages to breed bats for virus experiments'


中國武漢病毒學研究所被指在(新)冠狀病毒(武漢肺炎)首次出現前不到12個月就申請了 “蝙蝠飼養籠 “和 “人工繁殖 “系統的專利。



據昨晚報導,處於 COVID-19(武漢肺炎)起源風波中心的武漢實驗室,在病毒開始傳播的幾個月前,就獲得了一項用於放置活蝙蝠測試的籠子的專利。


上週,世界衛生組織表示,該研究所的洩密事件 “不太可能”,但確實給病毒可能通過冷凍肉品進入中國的理論提供了一些可信度。


這種說法是中國政府正在推行的。


據稱,武漢病毒學研究所被發現在2019年12月冠狀病毒首次出現前不到12個月的時間裡,已經申請了 “蝙蝠飼養籠 “和 “人工繁殖 “系統的專利。


據悉,WIV(武漢病毒學研究所)一直在進行蝙蝠冠狀病毒的實驗,因此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而且該所距離 COVID 的爆發點僅有幾英里。


根據《星期日郵報》報導,武漢病毒學研究所(WIV)於2018年6月申請了 “蝙蝠飼養籠 “的專利,該籠子將 “能夠在人工條件下健康成長和繁殖”。


據報導,該研究所於2020年10月16日申請的另一項專利涉及’野生蝙蝠的人工繁殖方法’。


該專利討論了 SARS- CoV 從蝙蝠到人類和其他動物的跨物種傳播,稱:’自然或人工感染病毒的蝙蝠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其機制不明’。


關於蝙蝠籠的新披露,讓人們對中國科學家—由被稱為 “蝙蝠女 “的施正麗(Dr Shi Zhengli 音譯)博士領導的—在疫情發生前幾個月所做的工作產生了更多疑問。


此前曾有人否認WIV在現場飼養任何活蝙蝠—但根據報道,該實驗室的網上簡介稱其有能力飼養12個蝙蝠籠。


世衛組織調查員 Peter Daszak 與 WIV 有著長期的聯繫,他此前曾聲稱該實驗室沒有飼養活蝙蝠。


去年4月,他說 “所有的蝙蝠在取樣後都會被放回它們的洞穴里,這是一種保護措施,在疾病傳播方面比殺死它們或試圖將它們留在實驗室里要安全得多。”


12月,他似乎重複了這一說法,稱與他合作過的實驗室 “裡面沒有活的或死的蝙蝠。任何地方都沒有證據表明發生過這種情況”。


世衛組織調查員多米尼克-德懷爾聲稱,中共當局拒絕交出一些首批疑似武漢肺炎病例的原始數據⋯⋯


原文:https://www.mirror.co.uk/

輔譯:https://www.deepl.com/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