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媒台灣鳳梨報導

對中貿易戰的最新武器:台灣鳳梨


Het nieuwste wapen in de handelsoorlog tegen China: Taiwanese ananas


蔡英文在台北推廣台灣鳳梨(Isopix)

上週,北京迅速禁止從台灣民主島國進口鳳梨(中譯:菠蘿)。美國、加拿大,特別是台灣市民都一起來救農民,買下他們的庫存盈餘。這使得這個熱帶水果成為繼澳大利亞葡萄酒之後,西方國家對超級大國中國進行貿易戰的最新武器。


目前台灣和中國(大陸)的關係正處於多年來的最低谷。中國對2016年(台灣)大選的干預和不斷的軍事威脅並不是唯一的問題。上週,中國政府突然禁止進口台灣鳳梨。據稱,幾個月來,害蟲一直隨著水果來到中國。對於很多台灣人來說,這就關上了(鳳梨出口)大門。


台灣政府號召民眾收購多出來的水果,幫助當地農民。加拿大和美國也出面確保水果生產者不至於落得惡報。


自由鳳梨


加拿大和美國駐台灣的貿易辦事處(實際上:各國事實上的大使館)突然開始在社群媒體上把台灣水果讚美到天上去了。中國禁止進口後,各國高層外交官熱衷於與台灣鳳梨合影。就連台灣總統蔡英文也拿著鳳梨出現在Twitter 上。


總統蔡英文也拿著鳳梨出現在Twitter 上


社群媒體用戶以 “自由鳳梨”(FreedomPineapple)或自由鳳梨為標籤譴責抵制。這是台灣外長Joseph Wu (吳釗燮)上週如此提及水果的發言對中國禁令的諷刺。就連加拿大駐台灣貿易辦事處的最高行政長官喬丹-里夫斯上週也在Twitter上使用了這個標籤。


台灣消費者出手相救


台灣消費者和本地水果愛好者紛紛購買鳳梨,更彌補了中國禁令會造成的過剩。該島國每年有10%的鳳梨出口到國外。去年,90%的出口目的地是中國港口。這意味著中國曾經每年購買盛產期約41200噸的台灣鳳梨。


台灣總理蘇貞昌認為,目前鳳梨業已經沒有危險。沒有提出具體數字,但據台灣農業部長陳吉仲介紹,上週至少有41687噸新增鳳梨在境內銷售。因此,本季度全國果農的表現很有可能比平時更好。


鳳梨種植戶的新夥伴關係


對於農民來說,更有一個好消息:看來,該甜蜜水果的新機遇甚至就在眼前。例如,生產台灣啤酒的台灣國營企業台灣煙酒公司(TTLC)已經看到了擴大鳳梨啤酒生產線的機會。


多年來,台灣市場一直鐘情於利用當地產品的甜美來生產有趣的 “手工啤酒”。TTLC還計劃用這種水果釀造(鳳梨)葡萄酒。


酒和鳳梨之後:下一步是什麼?


雖然台灣的俏皮回應以一種特別輕鬆的方式有效地解決了問題,但有人”大聲地”想知道下一步是什麼。中國繼續看似胡亂地瞄准關鍵的出口商品,這些商品來自不同的國家,是中國的眼中釘。


最後一個如此針對的主要行業是澳大利亞的葡萄酒生產。2020年11月,中國政府對來自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徵收107%至212%的進口關稅。酒商會在一段時間內嚴重低價收購中國本土酒,然後不得不摸索。澳大利亞的葡萄酒生產商去年因此不得不錄得43%的虧損。


就像澳洲葡萄酒一樣,中國也想出了一個禁止台灣鳳梨的理由,聽起來很有道理,但還沒有得到證實。此外,當然,給出的理由總是受到談判桌另一邊的出口商的質疑。


似乎在一段時間內,生產商將成為北京的野心和西方開放中國巨大市場的衝動之間的地緣政治玩物。


這一次,台灣也參與其中,美國的影子盟友,逐漸成為美國人在南海的科技和地理中心。


原文:https://businessam.be

輔譯:DeepL.com/Translator(免費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