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台灣報導:人群回來了

Die Menschenmassen sind zurück


島國台灣一直在推行自己的反科羅娜(武漢肺炎)政策--而且取得了驚人的成功!


位於台北市中心的雅布咖啡館人滿為患,以至於員工不得不拒絕那些想來喝自家烘焙咖啡的顧客。「對不起,沒有座位了!」他們說。幾條街之外,顧客在開店前半小時就會排隊購買特別受歡迎的豆腐布丁。擁擠的人群湧入購物街,餐館裡人頭攢動,飯店也被部分預訂。


在中國東南方這個擁有2300萬人口的島國,幾個月來一直是全球疫情中一個奇特的特例:這裡的生活基本照常,經濟也在蓬勃發展。在2020年的科羅納(武漢肺炎)年,台灣經濟不僅成長了,實際成長了3%左右,是七年來最強勁的經濟成長。而且30年來首次超過了大鄰居中國(2.3%)。


台灣的成功得益於同時開始的兩個發展。由於台灣政府在疫情爆發初期就牢牢控制住了疫情,所以國內經濟受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的影響相對較小。而台灣以出口為導向的產業,貢獻了經濟總產值的三分之一以上,有很多產品是其他國家當時急需的:比如電腦晶片等高科技零部件,所以儘管危機,全球的生產鏈並沒有崩潰。


台灣在國內抗擊疫情方面取得的驚人成就,從德國人的角度來看,最初似乎很奇怪(也很羨慕吧?)。那裡從未發生過大的停工事件。辦公室、餐廳、酒吧和商店在整個過程中都保持開放--儘管最初的銷售量受到了影響,因為許多台灣人在疫情爆發的初期都自願呆在家裡。


冠狀病毒(武漢肺炎)很早就傳到島內:中國大陸和台灣之間的空中交通繁忙,早在2020年1月21日,台灣就出現了首例確診病例。政府的反應主要是向民眾呼籲,民眾也相當認真地遵守。在後來口罩規定頒布之前,台灣市民就開始到處戴口罩,Uber Eats、Foodpanda等公司也擴大了送餐服務。


政府自己延長了主要的寒假,讓更多的人呆在家裡,但並沒有實施任何重大的強制措施--最重要的是依靠對個案的細緻追蹤。直到今天,在台灣,每一個確診病人的密切接觸者都必須在家裡接受為期兩周的電子監控隔離。凡是檢測結果呈陽性的人,無論症狀多麼輕微,都要住院治療。外國人的入境受到嚴格限制,所有到達的人都要經過14天的檢疫,並在出發前提供武肺測試陰性的證明。當局給衛生人員、學校和企業提供了可靠的指導,贏得了市民的信任。


有些準備工作台灣從2003年就已經開始實施了,其他國家短期內不可能照搬。」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健康研究專家池春暉說,他曾研究過台灣的武肺對策。

該國在2003年已經經歷過一次早期的SARS疫情,此後一直在為再次發生疫情做準備。科學家補充說:「但其他國家也可以採取其他措施。」他提到了檢疫規則和嚴格的接觸追蹤等。


早做準備,早在2020年夏天開始,台灣政府就加大了對餐廳、酒吧和商店的宣傳力度:推出了名為 "與疫情共存 "的活動。一個多月沒有發生當地傳播的科維德-19(武漢肺炎)病例後,台灣人應該可以再次外出消費,但要戴上口罩,經常洗手。


原文:https://www.zeit.de/

輔譯:DeepL.com/Translator(免費版)

附圖:Thanks to Vernon Raineil Cenzon @thevernon for making this photo available freely on Unsplash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