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立陶宛「國家網路安全中心」發布的一份手機安全報告不僅引起世界各大媒體的報導,在台灣也引起許多關注,一項值得研究的議題是「為什麼人口只有280萬的立陶宛,有足夠的網路及科技能力分析中國這種十四億人口大國在手機軟體背後的密碼解秘及分析報導」?

先來看看立陶宛這個國家的背景,位於歐洲東北部,是波羅的海三國之一,首都與最大城市為維爾紐斯,北接拉脫維亞、東南接白俄羅斯、南接波蘭、西南接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州,西濱波羅的海。
長期處於蘇聯的政權統治下,當時的立陶宛並沒有太多基礎建設,套句流行用語「又爛又窮」。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獨立,成為第一個自蘇聯宣布獨立的共和國,接著蘇聯對立陶宛實行經濟封鎖,停止向立陶宛供應石油等原物料。僅管受到極大的經濟威脅,立陶宛人仍支持獨立的政府,所以蘇聯發動的政變未能成功,蘇聯在國際壓力下被迫撤軍。1991年9月17日立陶宛加入聯合國。2004年5月1日正式加入歐盟。
獨立之後,脫胎換骨的世界科技新貴
現在的立陶宛是全世界名列前矛,網路速度與普及度很高的國家。但在1990年立陶宛其實完全沒有任何網路,唯一的對外連絡管道,是透過蘇聯的莫斯科。在1991年10月10日(沒錯,就是台灣的國慶日)是立陶宛的網路誕生日,當時的衛星設備是架在國會大樓的屋頂,而這些設備,是由挪威政府捐贈的,同一年,立陶宛的學術及教育單位組成了一個組織,稱為“Litnet”,目的是為了要協助所有的教育機構及學術單位連上網路,之後有愈來愈多大學加入。而當時挪威會捐贈的機器,其實是因為這些設備無法適用最新的網路規格,所以他們才決定捐贈出去。
在1993年開始,這個國家開始使用Cisco路由器,這讓網路邁向新的世代,因為使用了網際網路協議套組(TCP/IP protocol)。而立陶宛這個國家的網址縮寫也登記成LT,這位登記網址的網路之父,當時只是為了要參加一個國際計畫,每個單位都要架設一個網站,也就這樣登記了。
在進入千禧年(Millennium era)時,這個國家開始淘汰所有的老舊電話線,直接安裝光纖網路線,這樣的建設,讓整個國家的網路速度一躍成為最先進的國家。另外一個改變整個國家的政策,是2004年推出的「改善城鄉的網路差距」計畫,所以在所有偏鄉地區舖設光纖網路線,讓網路沒有城鄉差距,所以在鄉下的學校、圖書館或各種行政機關都有一樣的網路速度。
網路和知識撐起國力
立陶宛總統曾經在2011年時提到:立陶宛擁有全世界最快的網路速度及最高行動電話的普及率,其網路相關產業的投資與發展是未來確定的方向,而網際網路是生活的一部分,也關係著全世界的知識發展與進步。
根據世界研究機構StartupBlink的全球創業生態指標排名,2020年立陶宛的排名為第15名,以企業的數量來看,立陶宛有超過一千家企業,排名為第六,從知名度來看,立陶宛政府鼓勵措施及寬鬆的控管方式,金融科技領域創業生態大放異彩,居世界第四名,英國金融科技新創企業Revolut就是在立陶宛獲得可以使用網路銀行的牌照。立陶宛擁有歐盟電子貨常牌照的金融公司數量為歐洲第二,僅次於英國,立陶宛被認為是歐盟金融科技發展最具潛力與吸引力的國家。
網路教育從小開始
立陶宛的網路安全中心(Lithuanian Safer Internet Centre ,SIC)也推廣很多兒童及青少年的網路安全推廣的全國平台,包括推廣中心、求助協助及諮詢服務。這個中心主要是由四個國家級的政府單位共同協調而組成的:教育單位、溝通與法律主管機關、兒童主管單位及資料收集單位。這些單位從2012年開始密切合作。網路安全中心定期的更新及研究新的網路工具,以強化以下幾個面向:
- 針對青少年及兒童的教育,教導如何安全的使用流覽網站、告知網路上有什麼風險及威脅,增進他們對網路上真新聞及知識的認知,鼓勵他們在接收到正面內容後如何變得更有創意。
- 針對家長或主要照顧者,提供網路安全的知識,提供他們如何教育孩子的方法
- 對老師、社工及其他從事教育工作者,提供訓練課程及教育活動
提升網路認知能力的活動,是由全國性的營隊辦理,包括網路安全日、網路安全週,或是數位化的一週。由辦理地區性或全國性的活動,分別利用線上及實體的方式對老師們進行適合的教育,在暑假讓孩子參加一些夏令營活動,或是藉由傳統媒體或社交媒體強化孩子對於網路安全的資訊。
防範網軍是國防重點
立陶宛的國防政策為保障國家主權獨立、領土完整與憲法秩序,戰略目標為維護國家利益,並支援北約與歐盟的軍事任務。立陶宛軍隊由陸軍、空軍、海軍、特種部隊與其他後勤、訓練、指揮、憲兵等單位組成,由國防部指揮,共有約2萬人(不含後備人員),2008年一度廢除了徵兵制,但又於2015年恢復之。2015年國防部下新成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National Cyber Security Centre, NCSC),負責保護國家資訊安全與打擊網路犯罪。
因為所處地理位置敏感,備受網軍攻擊,所以國家網路中心的任務,就是防止駭客入侵,還有分析不安全的軟體及硬體。看看立陶宛,有許多特質,跟台灣是類似的,因為是小國,反而更團結。 跟波蘭的政府選擇不一樣的立場,立陶宛並沒有一邊贈送台灣疫苗一邊喊著「台灣是屬於中國的一部分」,而是選擇與台灣站在一起,協助台灣面對霸凌者,即使受經濟威脅,仍挺身而出。
Do you mind if I quote a couple of your articles as long asI provide credit and sources back to your website?My blog site is in the very same niche as yours and my users would certainly benefit from some of the information you present here.Please let me know if this okay with you.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