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的強硬路線即將登場:瑞士國會大廈中的對中戰略將定調
人權還是商業利益優先?傾向自由價值或極權主義?瑞士是歐陸第一個與中共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從企業高層到政府官員雙方聯繫緊密。中國是瑞士的第三大最重要貿易夥伴,而今左右兩派政黨合作面對中國崛起。

瑞士從社會民主黨(SP)到瑞士人民黨(SVP)的政治人物都加入了反對中國影響力增長的國際聯盟。這當中不乏知名國會議員。

人權還是商業利益優先?傾向自由價值或極權主義?說到中國,瑞士處於緊張之中。瑞士是歐陸第一個與中共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而且從企業高層到政府官員雙方聯繫緊密。中國是瑞士的第三大最重要貿易夥伴。

然而,西方世界所想像中的政治改革開放在中國並未實現。侵略性的權力擴張,大規模監視、對少數民族的鎮壓,以及中國國有企業對瑞士本地公司的投資和收購都用力搖醒了西方民眾。由於北京勢力的日益強大,各界開始重新思考。許多國家,抗中的力量正在增強。

美國和其他國家的知名代表

瑞士國會已產生一股對中國反抗力道。此外,國會各議題的工作小組代表也都加入了一個對中國採懷疑態度的國際性的國會議員聯盟。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建立了所謂的面對中國跨國議會聯盟(IPAC)。該聯盟的目標是:關注中國在全球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並提出新的對中策略。

來自19個國家的150多名議員,共同主席包括美國共和黨參議員Marco Rubio,前英國保守黨領袖Iain Duncan Smith和德國綠黨國會議員Margarete Bause等不同陣營的代表。瑞士由國家議員Fabian Molina(SP)和Yves Nidegger(SVP)代表瑞士國會工作小組。

瑞士其他9位政治家也加入了該聯盟,其中包括中間路線黨派主席Gerhard Pfister,社民黨聯合主席Cédric Wermuth,綠黨議員麗莎·馬佐尼Lisa Mazzone和自由民主黨議員Doris Fiala。

社會民主黨Molina解釋說:“我們在政界建立一個平台,將根據對中的批評進行整合。”國際間的連線建立了,各方努力重新考慮對中關係和政策形成。 Molina是瑞士IPAC聯邦議會小組的負責人。

Molina說,個別成員在問題細節上常常有不同的看法。但面對中國,共同捍衛民主,法治和價值觀很重要。 “跨黨派和跨國參與,我們將取得更大的成果。”

IPAC主旨在取得國際間一致的認同,面對“共產黨領導下對中國崛起”。這可能是本世紀的全球挑戰之一。因過去各國政府基於錯誤的考量或經濟的依賴而對北京的意圖一次又一次視而不見,相反地卻不是向北京警示紅線。

讓敏感話題浮上檯面

瑞士國會聯盟成員將增加政府高層的壓力-從而將中國有關的敏感問題實際浮上檯面。國會反中聯盟將遵循共同原則,如:確保國際秩序,維護人權,促進自由貿易和國家自主原則。

在瑞士,參與IPAC計畫的政治人物例行開會,如有必要必須討論觸犯上述原則的事件。在第一次會議上,與會成員們邀請了香港抗爭者參與,以利了解香港真實處境。

Molina說明,目前我們尚未對外公布消息,但不久將應該有所改變,我們將就中國對瑞士影響發表共同聲明。據伯恩政治觀察家表示,瑞士聯邦委員會在未來幾週內提出瑞士迫切需要的新對中戰略。

新聞來源: https://www.bzbasel.ch/schweiz/haertere-linie-gegenueber-china-die-peking-kritiker-im-bundeshaus-formieren-sich-140668964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